说到耳聋听力不好,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我们身边有些老人存在这样的情况,可要是说到先天性的耳聋,有些人可能会犯嘀咕,刚生下来的小孩子也有听不见声音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先天性耳聋指的是由于母体妊娠过程、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或遗传因素造成的耳聋,其中,接近一半的先天性聋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造成先天性耳聋?为了预防先天性耳聋,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一、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性耳聋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伴性遗传性耳聋。其中大部分为隐性遗传,父母双方均为致聋基因携带者,下一代就有可能出现聋儿。如果父母有先天性耳聋,孩子易患此病。其次,近亲结婚也可造成先天性耳聋。此外,胎儿耳部组织发育有畸形,也会造成先天性耳聋,但一般可通过手术矫正,恢复听力。
2孕期因素
在怀孕期间,可导致先天性耳聋的因素包括感染、孕妇用药以及放射线等的影响。
如果孕妇宫内感染细菌、病毒,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一般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病毒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螺旋体等。另外,孕妇服用的几乎所有药物都会经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而某些对母体没有严重副作用的药物,对胎儿可产生毒性反应,许多药物会导致先天性耳聋的发生,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奎宁等。如果孕妇所处的环境有放射性物质,这也会对胎儿有影响,也有可能会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包括双耳致聋。
3疾病因素
如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则可导致流产、死胎、低体重儿和宫内发育迟滞,也可能引起严重的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导致混合性耳聋。
4临产期以及产后因素
此类因素包括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症和新生儿窒息等。
二、关于预防
对于先天性耳聋的预防,我们可以从孕前的基因检测开始。为了发现先天性耳聋的致病基因以及计算其发生的概率,首先要进行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来了解父母双方是否为致聋基因的携带者,这对指导生育听力健康的孩子具有重大的意义。另外,针对上述可能的致聋因素,在孕期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在孩子出生后需要进行听力筛查,如果初筛未通过还需进行复筛,如果新生儿存在听力问题,可及时发现,尽早干预。
三、解决办法
如果临产期或产后导致先天性耳聋的新生儿,在排除或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尽早使用药物干预。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在适配的年龄范围内,则应及早科学地选配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来帮助小儿提高听力,在此之后,还需要辅以专业的听觉和言语的训练,听觉和言语训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能偏废,应尽早开始,穿插施行。如果家长与语训老师能密切配合,持之以恒,一定能达到聋而不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