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种感觉,对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特别反感,其实,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可以归类为噪声。听觉如果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聋。
噪声的产生可分为以下几类:由转动的机械或摩擦的震动所产生;由流动所产生的气动噪声;在燃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爆炸、排气以及燃烧时上升气流影响周围空气的扰动多产生的噪声;疾驰的车辆、飞机的鸣笛、人们的喧闹等环境噪声;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冷气、音响、空调均为噪声源。
临床表现
1、渐进性听力减退开始接触噪声时,听觉稍呈迟钝,若离开噪声,数分钟后听力恢复,此种现象称之为听觉适应。若在持久,强烈噪声作用下,听觉明显迟钝,经数小时后听力才恢复,此时称之为听觉疲劳。若进一步接受噪声刺激,则导致听力损伤,不易自行恢复。早期显示4kHz的听力障碍。听力曲线呈谷形下陷,以后谷形逐渐加深,2kHz及8kHz亦受影响,以至听力呈下降斜线。一般多为两耳曲线对称,不对称者多为并有其他耳疾或个别特殊情况。
2、耳鸣可能早于耳聋出现,或与耳聋同时发展,为高音性,常日夜烦扰。
3、全身反应可能出现头痛、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心情抑郁、心悸、血压升高、恶心、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
检查
耳部检查鼓膜多无异常。纯音测听呈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曲线为4kHz“V”型下降;以后邻近频率受累,曲线呈“U”型;晚期曲线呈下降型。听力损害由高频向语频发展,逐渐加重,然罕有发展成全聋者。噪声性聋多为双侧对称性,若有差别可能与声源方向、体位及原患耳疾等有关。
治疗噪声性聋目前仍无真正有效的疗法,早期仅有4kHz听力下降者,休息数日或数周,应用维生素及血管扩张药物,有望听力恢复。若病期已久,螺旋器及螺旋神经节细胞已变性,则治疗亦难奏效。影响日常生活者可配用助听器。
预防
1.控制噪声来源。
2.减少噪音接触时间。
3.耳部隔音,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4.卫生监护,就业前应检查听力,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
5.早发现,争取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