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听力不好,为什么还怕大声?
我们总以为耳聋的人小声听不见,要声音大些才好,而且是越大越好。其实不然。很多聋人怕吵,甚至非常怕吵。
我们的听觉是有限度的。就像把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 0 摄氏度一样,听力学家把正常年轻人刚刚能听到的几种不同频率的声音人为地定为 0dBHL(听力零级)。0dBHL大小的声音正常人勉强能听到。安静环境下的交谈声大约 65dBHL 左右,听起来柔和适宜。如果在耳边大声喊叫,我们都会反感,因为声音过大了。更大的声音我们会感觉受不了。一般说来,我们的忍受极限不会超过120dB(SPL)。
从刚能听到的OdBHL算起,到最大极限120dB都是我们能听的范围,术语上称为“听觉动态范围”。如果存在听力损失(耳聋),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就不会是OdBHL,而可能是30dB、60dB、70dBHL甚至更多。假设一个聋人的平均听力损失 (PTA)6OdBHL (这意味着60dBHL是他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感觉上相当于正常的听阀:OdBHL),又假设他也有12OdB的听觉动态范围,则该聋人似乎能忍受180dBHL左右的声音。实际上,不仅没有人能忍受,自然界中也根本不存在如此巨大的声音。第二条假设是完全错误的。
尽管小声听不见,绝大部分聋人,特别是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对过大声音的忍受能力并不比正常听力者好,甚至更差。漫说120dB,就是110dB、100dB他们也往往听得“震耳欲聋”。这是因为他们的听觉动态范围不同程度地变窄了,有时甚至会窄到不足5dB。也就是说,减小5dB听不见,加大5dB又受不了。因此,许多聋人比正常听力者还怕吵。
耳聋后怕吵,术语称为“重振”(复响)。重振是伴随听力损失而来的一种病理反应,专家们将其定义为:“随声强增加,响度感觉较正常人异常快速增长的现象。”重振的本质是内耳内、外毛细胞协作失调。在给患者解释重振现象时,我们可作如下比喻:说话的声音加大一倍,正常人的听感觉也加大了一倍:说话的声音加大十倍、一百倍,正常人的听感觉会相应地加大十倍、一百倍。有重振的聋人不是这样。我们说话的声音加大一倍,他们的听感觉往往会加大十倍、二十倍甚至五十倍、一百倍。听感觉(响度)的过度增长就叫做重振。
重振现象的存在,是导致耳聋又怕吵的根本原因。
注:重振是一种普遍现象,但还未被聋人甚至多数耳科医生所了解。因此,一旦发现我们的患者对大的声音“过敏”,就应将重振现象及其机理介绍给他们听。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我们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信任。此外,为有重振的患者选择的助听器一定要注意限制其最大声输出。
9 通向成功的十个步骤
下面是使您适应助听器的几个步骤。您可以从简单的听力练习开始,经过循序渐进,您会更有信心,听觉更清晰。我们预祝您成功!
步骤一:从您最接近的事物中发现一些简单声音。
您可以坐在一张椅子上,尽量的放松自己,调节您助听器的音量直到满意,您会发现您周围有很多声音!练习:坚持几天这种练习直到您可以辨认出以下的声音:闹钟的滴答声、椅子的转动声、水流声以及关门声。
步骤二:倾听屋外的声音。
街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声音背景。观看街上所有事物并把您所听到的声音合理地分配到这些事物上,闭上您的眼睛重复这个过程,您能分清摩托车声、汽车声、狗叫声和小孩子的笑声吗?
练习:尽可能地经常重复这个步骤,尽量完善您的听力分辨汽车声、卡车声和摩托车声对您非常重要。
步骤三:听音乐。
您已经学会怎样利用您的助听器去听更多的声音了。打开您的录音机,您准备享受音乐吧!
练习:在您新的听觉经历中,尽量地分清每一个旋律和节奏。首先从您喜欢的歌曲或配乐诗朗诵开始。
步骤四:认识和控制您自己的音量
您已经取得了理想的进步!您已经熟悉您生活环境周围的声音了。现在您可以试着怎样去了解您自己的声音了。
练习:大声朗读课本或报纸注意您的发音及您发音的方式。
步骤五:试着熟悉他人的声音
让他人为您大声且清晰地朗读一些资料。先从简短的句子开始,逐渐向较长的段落过渡。
练习:首先您与朗读者保持一米的距离,然后逐渐的拉远距离。
步骤六:学着辨认单独出现的词语
让他人随便说些词语。最好从您周围的物体开始,或者是家庭成员的名字,植物、动物和一些职业的名称。
练习1:让他人朗读句子给您听并抽出一些词语,要求您正确的填充所被抽去的词语。
练习2:让他人为您朗读一对相近发音的字词:绿和驴、解释和假设、酒和球……您可尽力去区分它们。
步骤七:听电视录音或收音机
尽可能的经常做这个联系来锻炼您的听力。这是确定您挺立是否进步的一个简单方法。
注意:如果您助听器有入声插口,您可以直接连接电视机或录音机,这样更有利于您的听力。
步骤八:参加一个较长的谈话
常听电视录音或录音机是这个步骤较好的先前联系。但和他人直接交谈是这个步骤的最佳联系。您可以和您的家人或朋友交谈。起先,分辨每个人的声音,注意他们发音及说话的节奏。
告诫:第一次的谈话时间不要太长
练习:首先和一个人轻松、随便的交谈。如果效果较好,可以和二个人、三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交谈,并且调节您与他人的谈话距离直到最佳距离。
步骤九:走入公共场所
您不要错过演唱会、戏剧表演或音乐会,在这些场所里,您尽可能的坐在与表演者相近的位置上,避免坐在包房里或大厅的柱子后。
注意:有些公共场所有闭路感应线路,把您的助听器拔到“T”档,您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表演者的声音。试一试!
步骤十:打电话
无论您使用的是耳内式、耳背式或盒式助听器,您可以听电话了!不管时间长短,只要您喜欢
练习:1.耳背式或盒式助听器把助听器调到”T“档并且音量开关上调。当您听电话时,话筒紧靠助听器。2.耳内式助听器无需调节旋钮,只要把话筒放到耳朵一、二厘米左右即可。
10 为什么我戴上助听器倒听不清声音了,还不如不戴助听器?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听力损失不是很重的患者。其实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不安静,不戴助听器时听到的是环境中的大声,小声因为听不见都被耳朵“滤掉”了,所以觉得“清楚”;戴上助听器后,原先应该被听到的一些环境声就进入了耳朵,反而让人感到“吵杂”;另外由于助听器是电子产品,与大自然的声音还是有出入的,这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适应过后,您会欣喜地发现戴上助听器后可以听得更多。
11 为什么我戴上助听器后能听见声音,但听不懂或听不清?
助听器只是去帮助您去听声音,它是无法帮助您分辩声音的。分辩声音是需要通过长时间地戴助听器去理解声音的意思。每个初戴助听器的人,一开始可能并不适应,西门子提供了一整套的康复计划来帮助您适应。如果属中枢神经性耳聋患者,也称蜗后性听力障碍者。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些,这是因为这些人的听觉神经衰退的原故,虽然配戴助听器仍听不清或听不懂,但还是建议您坚持戴助听器,这样才能刺激您的听觉神经,避免更大程度的衰退。
12 我知道我有点耳聋了,因为我觉得汽车的喇叭声或电锯的声音好象变得不是以前那样刺耳了,这些声音还能损害我的耳朵吗?
会的,这些声音仍然在伤害您的耳朵,使您的听力损失越来越严重。好的助听器由于具有自动增益控制,可以很好地保护您的耳朵。
13 助听器会不会越戴越聋?
助听器不会越戴越聋的。
很多人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戴用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视力也越来越差,因此推断戴用助听器后听力也会越来越差。想想看,如果不戴眼镜,视力会提高、维持不变还是会继续下降呢?老花眼而不戴花镜,随着年龄的增长,“老花”同样会越来越重,这是视力功能退化的必然结果;同样,近视而不戴眼镜,近视的程度也会加重。听觉是同样的道理。有需要而不用助听器,只会加重听觉困难,加速听觉退化过程。反过来说,戴用适宜的助听器本身,不会导致听力越来越差。
有一种情况例外----耳聋患者使用不适合他们的助听器会加重听力损失。300度的近视眼戴用800度的近视镜显然有害而无益,助听器也是如此。所以,助听器也需要验配,而且是比眼镜更复杂、更细致的验配。确切地说,佩戴经过准确验配的适宜的质量合格的助听器才不会加重耳聋的程度,才有利于减缓耳聋进程。
14 助听器能把耳聋治好吗?
现代医学证明耳聋能治愈和不能治愈的说法都不正确,企图通过药物、针灸、气功等手段达到听力康复的目的是不科学的。人耳结构非常精密和复杂,目前的医疗手段还未能如此先进。同样,配戴助听器也不能完全把耳聋治好。
聋幼儿大部分都保留有一定的残余听力,一般情况下,这部分听力都不起作用,处于潜伏状态,因此,聋儿由于感受不到声音的刺激,一直生活在寂静的世界里,根本没有意识到外界环境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久而久之,那部分残余听力也因此荒废;同样,对于后天性听力损失如老年性听力损失的人来说,部分衰退的听力由于受不到声音的刺激也处于潜伏状态,时间一长,这部分本可利用的衰退听力也因此荒废。这就象机器不用会生锈、人在骨折后需要锻炼来恢复肌腱功能一样。古人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是阐述了同样的道理。助听器的主要功能就是把声音放大,把残余听力从潜伏状态中唤醒,让残余听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样,只要听力损失患者在正确的康复指导之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能从以前的不认识声音发展到听懂声音、从损失部分听力到听力损失得到补偿,这不仅是听力提高的结果,也是听力理解能力和自信心提高的结果。所以,听力损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听力损失患者将宝贵的康复时间用在了一些不可能达到康复目的的治疗上,而白白地荒废了残余听力。发现有听力损失后尽早开发残余听力才是听力损失患者所势在必行的。